【内容简介】
《1840年以来的中国》
作者:王人博
九州出版社2020年版
本书是对1840年中西碰撞以来一个带有中国性的宪法观念史的全景式回顾,同时也是作者数十年学术耕耘的成果荟萃。本书上部以“中国的近代性”为主题,依照时间线索分析了洋务与早期维新、戊戌变法、晚清新政与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各个历史时段的观念迁变。“近代性”是本部分篇章的主旨关怀,它揭示了近代中西方之间的基本关系结构,强势的西方以中国为镜像确证了自己的文明与进步,而中国则在这种二元化的形象对比中发现了自己的落后。1840年来以来的中国正是在这种“前进—后退”的结构中展开了自己的近代历史。因此,“近代性”还表述了一个落后的国家在屡屡经受的苦痛挫折中对求生之路的孜孜探寻。本书下部以“寻找中国性”为主题,内容包括了对“民权”“民主”“法治”“宪法”“建设者”等关键性宪法概念的分析考论,也涉及对“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八二宪法”的研究。“中国性”是本部分篇章的主旨关怀,对强势的西方宪制与文化的学习并不是绝对被动消极的接受,而是也包含着主体主动的考量与取舍。宪法制度、观念在中国本土语言与文化语境中的“再生”也时常体现着中国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无论是“近代性”还是“中国性”,本书对近代宪法史的关注始终都围绕“中国”这一主题,引言“如何思考中国”即是一个提纲挈领的总体回应。
【目录】
引言:如何思考中国
上部 中国的近代性
受损的传统世界
一、一个因应变故的新方略
二、西学对中学的冲击
三、“君民共主”思想的确立
四、遗产与资源
西方的诱惑
一、制度的重要性
二、传统与西化
三、在中西之间
四、以自由为体
求生之道
一、预备立宪
二、宪法性文件
三、宪制的“预备”
革命
一、论战
二、革命中的隐患
三、用心很苦的“临时约法”
四、探求新方案
“五四”思想
一、告别传统
二、惟民主义
三、自由主义
结语 历史的意义
一、文化的实用主义
二、中国目标
三、政治的激进主义
下部 寻找“中国性”
民权词义考
一、有缺陷的方法论
方法:物镜(Circumstances)、联想和记忆
二、来源:中国与西方、明治日本
词性的变异
《孟子》的新意义
三、浮士德式的言喻
陈述与预言:一种必要的浅薄
四、西方性
中国性(Chineseness)
庶民的胜利——中国民主话语考论
一、为什么考辨“Democracy”
二、汉语“民主”语词是如何在近代中国复活的
三、“民主”的新语义:“Democracy”的被重新翻译
四、庶民的胜利:人民、农民、平民、劳工与“平民主义”
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对中国法家思想的现代阐释
一、比较:法家的法思想与“普世主义”法治观
二、中国法家思想的现代阐释
三、民主、宪政与法治概念之区分
水:中国法思想的本喻
一、水与治
二、水的意象与法的隐喻
三、“水舟”之喻与法统
四、结语
权力与技术——对劳动教养问题的一个宪法学分析
一、劳动教养的宪法根据
劳动教养性质之辨
一个新概念:“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
二、知识分子:一个难以定位的人群
权力结构中的三方关系
劳动教养:“改造”的一种极端方式
三、效用与风险:一条不确定的界限
劳动教养:谁是宪制化中的主角
劳动教养;是宪制化的顺应,还是背离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
一、宪法(constitution)含义的最初表达
二、宪法(constitution)现代意义的生成过程
三、社会契约论:西方用以重构宪法历史的一种方法
四、汉语“宪法”释义
宪法的中国性——对五四宪法发生过程的一种解释
一、什么是宪法的“制定”
二、机构与程序
三、为什么需要宪法
四、什么是宪法
被创造的公共仪式——对七五宪法的一种阅读与解释
一、阅读的方法
二、修辞与意义
三、展示的思想
四、文本的意义
五、文本的关键词
六、人民的宪法
中国现代性的椭圆结构——八二宪法中的“建设者”述论
一、宪法的时间意识
二、宪法规范的相邻性
三、阶段与阶层
四、政治身份
余论 什么是关键
【作者介绍】
王人博,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教授、博士生导师,端升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58年生于山东莱西,1979年考入西南政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至今,曾任《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主编。长期致力于中国宪法史领域的研究,代表性学术著作包括:《法治论》《权利论》(合著),《1840年以来的中国》(独著),《业余者说》(独著),《寻求富强——中国近代的思想范式》(独著),《法的中国性》(独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