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家乐福”事件且谈“国家主义”——记时事名人堂活动
时间 : 2009-07-10       作者:学工办       阅读数:



516日晚7,时事名人堂活动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阶三教室准时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管理学院张鸣教授。
张鸣教授在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走进教室,他首先对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学生会的热情邀请表示感谢,并表示本次讲座是要透过“家乐福”这一敏感话题来谈谈中国的“国家主义”思潮。
首先,张鸣教授对“国家主义”的起源进行介绍。回溯历史,近代以后国家主义来源于西方,最早提出的人是17世纪的法国人布丹。此后,“国家主义”成为改变欧洲版图的一项思潮,这种思潮强调国家的绝对权利主体的地位、国家超乎个人之上,得到了德国人的支持。而在中国,“国家主义”思潮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为广大学生接受并支持。进入新中国以来,我们强调国家民族面前,个人价值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实质上,我们长期混淆了“国家、民族、人民、党和领袖”的同类概念,没有人敢提出当这这几类主体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听从谁的。因此,笼统的将其分为“小我”和“大我”,这一度导致在国家利益至上的社会生活中,大的“运动”不断——譬如:“三反”、“五反”、反右派乃至“文革”。
所幸的是那样一个贫穷,个人恐惧的时代过去了。然而,即使在今天,由于“国家主义”影响,“国家、民族、领袖、人民、党”概念长期混淆不清,我们很多人搞不懂爱国要怎么做。“家乐福”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在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在法国受阻以及藏独事件,仅因为有传言说法国支持藏独,我们便迫不及待地需要找一个发泄口,法国人经营的家乐福便成为对象。我们示威、游行,甚至做一些破坏的事情去干扰家乐福的正常营业。甚至,对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国人也肆无忌惮的辱骂。虽然其出发点是爱国,失去了人的本源。作为当代大学生和独立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反思。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政治学问题、当前热点时事和国家主义向张鸣教授提出了许多问题,张鸣教授一一耐心解答。
最后,本次时事名人堂圆满落幕。

版权所有: 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 - 威廉希尔网站登录|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