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8:30,宪法研究所在科研楼A913会议室为我校师生主办了以“腐败治理机构及其主观绩效”为题的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李莉女士作为主讲嘉宾,宪法研究所所长姚国建教授、副所长秦奥蕾副教授、王蔚副教授和李松锋博士等出席了本次活动,同时还有来自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二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讲座由李松锋博士主持,他首先代表在场师生对李莉女士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大家介绍了法学专业与社会学专业对香港问题研究角度存在的差异。
李莉女士的话题以香港的反腐败机构——廉政公署(ICAC)为研究重点。她的主讲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为什么会关注这个腐败治理机构这个话题?针对这个问题,她指出学界正在关注对反腐败机构的种类、模式、功能的研究,同时由于香港的政经变化引起广泛的社会变化,一系列高层官员涉及利益冲突事件以及高层官员许仕仁贿赂案件等都使得民众对于廉政公署产生了质疑,故而对于从公众的看法这个角度却少有研究。第二,现有文献的综述。李莉女士为大家集中介绍了文献综述方面目前有哪些人在研究相关的问题、研究的类型、角度、成果及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从而可以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意义。第三,数据的来源和采集。在该部分,李莉女士主要采取了邮寄问卷的调查方法,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科学,她选择香港第四届区直选议员作为调查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共进行了四次问卷调查,最终运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对收集的数据样本进行数学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四,数据结果分析和得出结论。在该部分,李莉女士向大家显示了由样本统计而来的数据制成的各种图标,并根据数据之间存在的变量得出相应的结论,即民众对于廉政公署(ICAC)的执法有效性评价高于独立性评价和民众对廉政公署的观感受年龄和政党派别的影响较为显著。第五,针对结论的讨论。在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之后,李莉女士分别从为什么对有效性的评价高于独立性的评价、为什么民众对于廉政公署的评价会产生分化、为什么要重视民众对腐败治理机构的主观评价、香港个案对于中国目前的反腐败有什么启示这几个层次展开对结论的探讨和思考。
在提问环节,师生们积极参与。几位老师分别从法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差异、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的发展趋势、数据选材、研究目的、香港“一把手”相关问题、香港的政商关系变化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提问阶段,李莉女士分别就香港回归前后制度对比、权力结构、社会大众观感真实性与理性分析的关系、对廉政公署的监督、大陆地区检察院内部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等多个问题逐一回答。
晚9点,整个讲座在师生良好互动和交流中落下帷幕。讲座结束后,宪法研究所表达了对李莉女士精彩演讲的感谢,最后参加会议的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老师和邀请嘉宾、部分学生进行了合影。
本次讲座极大扩展了大家的视野,无论是在香港廉政公署问题上,还是在跨学科研究上都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法学学习提供了诸多启迪!
(文/宪法学研究所)